蒲志建家住南充市成衣街,现年53岁,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萎缩,完全丧失行走功能,肢体一级残疾,妻子也因小时候患脑膜炎致残疾。夫妻二人育有一子,因患有高血压及尿酸高等多种慢性疾病,也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。三口之家,两人残疾,仅靠蒲志建一个修鞋摊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,一家人生活过得举步维艰、长期笑颜不展。
精准“量服”开展以来,中城街道党政一班人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,常年利用板报、标语等宣传工具,倡导社会各界都来理解、尊重、关心、帮助残疾人,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。同时,街道残联还组织工作人员,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,并鼓励他们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。
在精确量服入户调研中,针对蒲志建一家的情况,街道残联为他们制定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。一是全面落实普惠政策。考虑到蒲志建一家的具体困难,街道民政为其全家全部落实了低保。一家三口月享受低保补贴同时,夫妻二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护理补贴。此外,社区残疾还为其办理了燃油补贴和爱心卡。二是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功能的转变。蒲志建原来从事修鞋工作,因对胶水过敏,难以继续。考虑到其头脑灵活,喜欢电子技术这一特点,街道组织他参加家电维修技术培训,现在他从事小家电维修。由于他技术过硬,为人友善,收入比较稳定。妻子心灵手巧,区残疾、街道积极协调市环卫处,为其在家附近路段安排了街面保洁工作。街道还帮助协调其子就近打工增加收入。如今,蒲志建一家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笑容再次回到大家的脸上。
“我还有一双手,只要自己努力,也可以活得有尊严。” “如果不是残联同志的帮忙,我们这个家就完了。”说起一路走过的历程和受到的关爱,蒲志建夫妇眼含热泪。蒲志建一家渐渐走出了阴影,心态越来越乐观。 夫妇俩还安装了手机APP,在“量服”服务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时真情的说道“我必须给量服工作点赞,给所有的残疾人工作者点赞,是你们让我实现了小康梦”。 |